蓝点管理软件>管理资料>谁有关于(论管理艺术与管理效能)的论文啊? 收藏此页

 已解决的问题 谁有关于(论管理艺术与管理效能)的论文啊?

提问者:luolan    回答:1  浏览次数:57   悬赏分  悬赏分:40 
提问时间: 2005-05-10 23:04:47

谁有关于(论管理艺术与管理效能 )的论文啊?有的话快说啊。

 正式答案 答案
 回答者:梦里轻舟  级别:学长(2005-05-11 00:04:48)

    管理艺术与管理科学的辩证关系:

管理既是一门科学,也是一门艺术。两者的辩证关系是:(1)管理模式与非模式的对立统一;(2)管理工作的经验性与理论性的对立统一;(3)管理的原则性与灵活性的对立统一;(4)管理常规性与非常规性的对立统一。

管理既是科学又是艺术 :

很多人认为管理只是一门艺术,靠的是管理者的聪明与灵感,也即"领导艺术".其实,管理主要要靠一套科学的制度,在制度不完善的地方才需要管理艺术去弥补.
一,研究证明,系统的效能要比系统的各组成部分的效能之和大.要将分散的各个部分组织起来,就需要管理.管理就是通过控制,计划,决策,组织,协调,领导将一些分散的个体组合起来,以期发挥比各个体功能之和更大的功能.
以企业管理为例来说,它包括两个方面,一是对物的管理,如物资管理,仓库管理,营销管理,工艺流程管理,财务管理,资产重组,债务重组等;另一是对人的管理.人是经济活动中最积极最生动的因素,即使是对物的管理,也离不开对人的管理,因此,把人管理好了,也基本上把整个管理都搞好了.
对人的管理,也就是处理好经营者与职工之间的关系,而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即是制度的内容,所以对人进行管理要依靠制度.管理制度包括的内容很广,有分析制度,预测制度,计划制度,决策制度,控制制度,组织制度,领导制度,协调制度,评价制度,激励约束制度等等,但最关键的有两个方面,一是评价制度(也叫信息评价制度),二是激励制度(也叫激励约束制度),其他制度本身都必须体现激励制度与评价制度的内容.评价,就是收集一些信息,对人的工作过程和结果进行优劣判断.激励,就是根据工作过程或结果对人进行奖惩,在交易过程中对人进行约束和监督.由此可以看出,评价是激励的基础,没有评价,激励将是没有依据没有目标也没有效果,例如,资金平均分配没有什么激励效果,鞭打快牛更是起负作用;激励是评价的目的,如果仅是停留在评价的层次上而没有激励措施,那是资源的耗费,因为评价是需要信息成本的.评价是为了激励,激励是为了促进人们努力工作,开拓创新,为企业创造利润.一个企业,只要评价制度与激励制度科学,管理也基本上是科学的.
二,管理的科学性与管理的艺术性的内涵
管理的科学性是指管理是有理论可循的,可能通过学习掌握管理知识.学习的方式主要有两种,一是通过书本,老师,电脑,网络,电视等知识的载体去学习,另一种是通过实践活动去学习,这就是我们常说的"边干边学".这两种学习方式都很重要,学习别人成功的经验,总结出的管理理论与在实践中总结出自己的管理理论同样重要.
在管理的科学性上,人们常犯的错误是:盲目照搬国外的管理理论;将书本上的管理原理当作教条;认为管理只靠实践,从不相信管理专家.尤其是第三种看法,在管理者中广泛存在.
管理的艺术性是指管理靠的是人格魅力,灵感与创新,而管理本身是没有规律可循的,更没有办法通过学习(尤其是书本学习)掌握管理的技巧.
在管理的艺术性上,人们常犯的错误是:过分强调管理的艺术性,从而否认管理的科学性;认为管理艺术是少数人天生所具有的,从而大多数人只能天生地处于被管理,被领导的地位;在管理实践上缺乏科学的管理制度,而常常以管理者的心情,好恶来作为决策的依据.

三,管理的科学性是管理的艺术性的前提与基础
我们认为,要将管理工作做好,首先必须承认管理是一门科学,管理主要依靠的是一套制度,尤其是评价制度与激励制度.在现实中,人们也可以发现,一个企业管理得好,那肯定是因为它有一套科学的评价制度与激励制度.判断评价制度与激励制度好坏的原则是:(1)是否给企业利害相关人(所有者,经营者,职工,供应商,消费者,债权人,债务人,收税者等)带来方便;(2)是否节约了企业制度运行的成本;(3)是否使评价成本与激励,约束,监督成本较低;(4)是否评价结果明确,公平,激励,约束功能很强等等.
根据这些原则,还可得出一些可操作性的管理制度设计方法:
不同的企业有不同的管理模式,以高级知识分子为主的企业,强调创新的企业,要更多地采用民主管理;在高级知识分子比较少的企业里,严厉的层级制比较有效;
上级管理人员要善于授权给下一级管理人员,不要事必亲躬,不能越级管理.管理的要义要于各级管理者之间有制度化了的权利与责任,管理越科学,这种权利与责任的划分就越细致;
制定严密的评价和激励制度,要把评价和激励的标准落实到个人,才能真正起到激励-约束员工的作用;
评价标准的选取,要考虑可控性,就是要看被评价者能否控制该评价标准,要将评价标准与被评价者的个人努力联系起来;
评价标准的精细程度是管理水平的最主要标志.例如,在酒店中这种评价标准要精细到服务生鞠躬的度数,倒葡萄酒的姿势与数量,擦桌子的光洁程度等等.评价标准硬度越高,可以帮助员工形成明确的预期,效果就会越好.软标准,不但容易造成扯皮,而且难以服众,员工有时也会不知所措;
要持之以恒地对员工进行培训(并不因为员工的高流动性而停止),让他们知道达到标准的方法;
奖惩要严,决不手软,太多的破例会影响员工的合理预期,从而增加交易成本;
激励要以评价为基础,否则激励便不可能公平合理,达不到激励的目标;
最强的激励是永远让员工充满希望,这种希望会一直激励着员工安心,努力工作;
要有明确的升迁制度,尽量让较高层的管理者都有以下各层级工作的具体经验,避免越级提拔,也要避免以"英明领导"的管理(人治)代替制度的管理;
评价与激励制度设计的总指导思想是,通过它缩小员工目标函数与企业目标函数的距离,这就离不开"利益均沾",所以,既要精打细算,但该花的钱决不能节省;
如果好的制度不能一步到位,那就分步改进,制度的变迁需要耐心和诸多准备工作.
只有有了一套科学的管理制度,才能给职工稳定的预期,减少信息搜寻成本和由于不确定性所造成的损失.在此基础上企业家的人格魅力,聪明才智,创新精神才有发挥的土壤.如果只承认管理是一门艺术,而不承认管理是一门科学,就必然导致管理中的随意性,一言堂,甚至独裁与腐败.
四,管理的艺术性是管理的科学性的补充与提高
在承认管理的科学性的前提下,讲管理的艺术性也是很有必要的.因为,管理制度是经营者与职工之间的一些契约,包括正式的契约与非正式的契约,书面契约与口头契约,强制性契约与诱致性契约等等,而这些契约都不可能是完备的.例如,规定工资与生产的产品成正比,这一看似明确的契约实际上包括着很多不完备的地方:工资有没有包括资金,有没有包括实物工资?生产不同产品的职工之间,产品如何比较?产品的质量如何界定?由于请假,工伤,公务,不可抗力而导致生产的产品减少,如何扣减工资?而涉及到度量(如产品质量度量)方面,更是不可能绝对精确,简单到一张桌子有多长,我们也不可能精确量出(总是有误差).而涉及到概念,也是不可能绝对明晰.由于度量是不精确的,概念是模糊的,所以任何制度都不是完备的,在制度不完备的地方,就需要管理者的艺术.可以这样说,管理艺术是对管理制度的补充,在管理制度规定到的地方,是不可以假管理艺术之名违反管理制度的.如果管理制度本身不合理,那么就需要修订管理制度,而不是以管理艺术去代替不合理的管理制度.
管理的科学性与管理的艺术性有点类似于市场经济中市场与政府的关系.只有在市场(管理的科学性)失灵的地方,政府(管理的艺术性)才可能发挥作用,管理的艺术性应局限在管理制度失效的领域,这一点对我们当今经济体制转轨中的中国特别有借鉴意义.当前少数管理者总是以为自己具有大智慧并谙熟管理艺术,别人都是比较不够聪明的.因此过分迷信自己的管理艺术,造成权大于法,这种思想不纠正,中国从人治为主的社会走向法治社会的路还很长.其实经济学的基本原理早就告诉我们,人都是理性的,都知道趋避害,在制度与技术(约束条件)既定的情况下,他们知道自己该怎么做会活得最好,别人最好不要充当救世主或警察.人们的这种趋利避害的行为模式都差不多,关键是约束条件(从中短期看主要是制度,从长期看才涉及法律),约束条件(制度)变了,人们的行为自然会改变.因此,要引导人们的行为,激励职工努力工作,安全生产,保证产品质量等,靠的主要是制度,只有制度没有规定到的地方,才需要管理者的创新与灵感(艺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