蓝点管理软件>管理资料>电子政务办公软件采购微软败下 金山占据半壁江山 收藏此页
 据信息产业部近日提供的消息,从去年开始的首轮省级政府采购已经接近尾声,国产办公软件占据了整体采购份额的七成。

 其中,金山软件的新版WPS Office 2005在采购中超过微软,获得了超过一半的市场份额。

 2004年5月初,国务院下发文件《关于地方人民政府使用正版软件的通知》,要求到2004年12月31日前,省级及以上政府部门全部实现软件正版化,自此省级政府的软件采购序幕正式拉开。

 据信产部官员透露,此次省级政府采购是自2001年北京市政府采购以来规模最大的一次,从去年6月开始,一直延续到今年3月,历时近一年的时间,采购的软件涉及操作系统、办公软件和杀毒软件,共有34个省市完成了软件正版化采购工作。

 该官员还表示,为了进一步加大国家政府的正版化力度,地方政府地市县级机关部门将在2005年底全部实现软件正版化。

 据金山公司副总裁葛珂透露,在2004年的省级政府采购中,金山WPS Office 获得了几乎全部省级政府的采购订单,其中在广东、陕西、云南、浙江等省更是以全部比例中标。

 据业内人士分析,国产软件在此次省级政府中全面胜出,从一个侧面也反映出国产软件在多年同微软的对抗中,已经趋于成熟。另一方面,国家不断地通过相关法律,加大软件政府采购的力度,也表明了政府在促进民族产业发展,保护自主知识产权的坚定决心。
  
 新闻分析

 繁荣背后的思考
   
 信产部一位高层官员日前首次披露,在2004年软件正版化省级政府采购中,国产办公软件占据近70%的市场份额,其中仅金山WPS Office 就以占总体52%的市场份额超过了微软。与此同时,Linux操作系统厂商亦夺得操作系统35%的采购量。

 当国产软件厂商逐渐远离去年岁末那场采购纷争之后,最终采购数据的胜出似乎已经说明:国产软件依然占据政府采购市场的主流地位,同时国产办公软件也依然是国产软件中狙击微软的主力军。
  
 国产软件决战省级政府采购

 去年5月初,国务院下发41号文件要求,到2004年年底省级及以上政府部门全部采用正版软件。地方政府地市县级机关部门还将在2005年底全部实现软件正版化。这意味着,自从2001年政府采购以来,最大规模的一次政府采购来临了。巨大的政府采购市场正在迅速产生,对于国产软件而言,改变命运的机会就在眼前。

 同样是在去年,出于对电子政务建设全局的考虑,政府大力支持Linux,国内软件企业也在这条通往机会的道路上快速迈进,金山、永中科技等国内企业纷纷推出跨平台产品,并由此形成2004年国产办公软件的一个新特点。

 尽管在产品上作了不少努力,在全国也掀起了舆论支持国产软件的热潮,但国内软件企业要分食被国外软件产品盘踞多年的市场依然困难。

 事实上,金山副总裁葛珂证实,微软的Office 产品在很多议标项目中已开始“隐性降价”,同时还通过在招标省份进行投资来吸引政府用户的注意力。永中科技副总经理章雷则透露,“远程教育是政府采购中比较边缘性的小单,而微软也不放过。在几次远程教育投  标中价格一降再降。在湖南远程教育中还是每套400多元,到新疆就降到了200元,而在四川就只有100多元了。”
  
 政府正版化不等于微软化

 国产软件岁末采购的一切纷争皆源于5个月前北京市政府的一次声明。声明中,微软公司以2925万元的场地价签下授权北京市政府3年内免费使用其软件产品的协议,而以金山为代表的国产办公软件厂商虽然入围,但看起来只是点缀。这是微软继天津、上海等地政府采购之后又一重大斩获。同样的政府采购,和3年前在上一轮政府采购中以金山全面胜出的局面形成鲜明对比。

 一时间,声讨声四起。中国工程院倪光南院士表示:“政府采购正版软件不能变成‘政府采购外国软件’,因为它剥夺了本国软件产业赖以生存的最重要的政府市场,使中国软件产业的发展面临极其严峻的形势。”

 不过,经过舆论的施压,以及国产软件的一番奋力厮杀,国产办公软件在接下来的省级政府采购中捷报频传。
  
 不能只靠政府采购吃饭

 从整个软件产业发展的角度看,政府软件采购具有影响广泛的示范作用。但是,当面对表面的繁荣时,我们也需要反思:在政府软件采购中如何正确贯彻《政府采购法》和正在征求意见的《软件政府采购实施办法》?

 虽然政府扩大对国产软件的采购份额就是对国产软件最好的支持,但这并不说明国产软件从此就可以靠政府吃饭。国产软件只有通过政府采购得到更多用户的认可和使用,通过不断积累走向成熟,才能带动整个软件产业向前发展,提高国产软件的核心竞争力。

 此外,选择linux的用户在短时间内往往较难上手,于是就出现了用户“用不好”的局面。如何站在用户角度考虑,从提高兼容性入手,切实地解决用户“用不好”的问题,也成为国产软件厂商必须考虑的问题。  

版权声明:互联网实验室拥有Chinalabs.com内容的版权,欢迎转载,转载时请注明“资料来源:Chinalabs.com”字样。未经Chinalabs许可,禁止任何单位和个人进行节录、节选、删改以及其它改变原文面貌的行为。Chinalabs欢迎与业内同行进行有益的合作和交流,如果有任何有关合作方面的事宜,请联系我们。